Z=0.3m Z=0.9m
圖17 與對稱面平行截面上速度矢量圖圖 圖18 燃煤煙氣除塵器內顆粒軌跡圖
如圖16所示,加了導流板之后燃煤煙氣在除塵器內的速度場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是在下箱體靠近煙氣進口處有一個高風速區域,但是被導流板阻擋,不會對濾袋底部形成強烈的沖刷,從速度矢量圖17可以看出整個除塵器內也只有一個由于這個高風速區域造成的一個大的渦流,但由于渦流幾乎在整個除塵器內形成,所以整個除塵器內的速度場還是比較均勻的。
總體看來,生物質燃燒產生煙氣和燃煤產生煙氣經該改進后除塵器模型處理后,流場都變得比較均勻了,而二者在流場分布方面差別不是很大,只是有一點,燃煤煙氣兩比生物質煙氣大一些,從而導致整個除塵器內的平均壓力場和速度場也都較生物質煙氣稍大些。
圖18為對100顆燃煤煙氣中粒子的隨機跟蹤圖,和生物質煙氣相比相同的是仍是在下箱體的中間部分大小顆粒分成了兩部分,大顆粒主要分布在了左側,小顆粒分布在了右側,但不同的是有部分大顆粒在中間區域也發生回旋經反方向向上運動了。大小顆粒也是在整個除塵器內發生回旋,能和布袋充分接觸,利于被布袋收集。
4 小結
(1)原除塵器處理兩種煙氣時的流場都不是很均勻,存在壓力跳躍區域,煙氣流在整個除塵器內出現了多個漩渦,尤其對濾袋底部的沖刷比較強烈。顆粒軌跡大部分顆粒是以垂直向上的速度為主,不利于濾袋收集。
(2)燃煤煙氣的壓力場和速度場都比生物質的大一些,更紊亂一些。顆粒軌跡燃煤煙氣比燃生物質煙氣在除塵器回旋的顆粒更多一些。
(3)模型改進后流場的均勻性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靠近濾袋底部的高風速區域被導流板隔開,。煙氣流只在靠近進口處因碰到導流板出現了一個大的渦流。顆粒軌跡在整個除塵器內大小顆粒則都是在繞流,更容易被布袋收集。
(4)燃生物質煙氣中顆粒在下箱體導流板中間區域處大顆粒和小顆粒分為兩部分,大顆粒主要分布在了左側,小顆粒分布在了右側,而燃煤煙氣還有一部分大顆粒也在中間區域發生回旋經反方向向上運動。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13223-2003.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12-23
[2] 李勇.袋式除塵器的除塵機理和影響因素[J].青島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特種橡膠制品,2003,24(1):29-33
[3] Dave-Paul Dayton,Joan T. Bursey. Source Sampling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Wood-Fired Industrial Boiler. Project Summary,2002
[4] W.Permchart, V.I.Kouprianov. Emission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a conical fluidized-bed combustor firing various biomass fue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92 (2004) 83–91
[5] 郭烈錦,高暉.除塵器袋室結構改進及內部氣固兩相流動特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0,34(5),50-54
[6] 王福軍. 計算流體動力學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19~125
[7] 韓占忠,王敬,蘭小平.FLUENT流體工程仿真計算實例與應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6
選自2009全國袋式除塵技術研討會論文集